不少人觉得体育教学肯定就是在操场上或体育馆里完成的,还有人觉得室内空间太小,没办法进行技术和力量的练习,运动还会干扰到邻近班级的教学。其实,体育课程标准中包含室外教学和室内教学两个方面,两者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体育室内教学是室外教学的有力拓展和必要补充。
1、有利原因尽情发挥
(一)室内体育课具备直观性
室内体育课带给大家对正常状态体育课的一种全新认识,它不止是室外体育课的有效补充,而且能弥补室外体育课在某些技术动作方面不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的不足,同时通过多种方法,能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细节有更明确的剖析和知道。比如,篮球课中的三步篮训练,学生虽然可以进行上篮动作,但动作并不规范,这个时候室内教学就看上去必不可少了。通过录像投影,可以把学生的上篮动作展示出来,自己观看后就能非常直观地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二)室内体育课借助多媒体更直观
室内多媒体的借助解决了教师示范某些技术动作过快,学生看不清或不够准确的尴尬场面,通过互联网素材的查找和用,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全方位的理解。比如,“立定跳远”单元的第一课《双脚跳》,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动作分解、放慢、定格、转成图片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如此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知道动作的要点。
(三)室内体育课有益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室内体育课初中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不容易受外面干扰,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的体现愈加突出,教师的主导用途更易发挥,这类要在认真备课和教学内容充实的基础之上。在室外上课时,常常会遇见解说动作要点时风大声音听不清或者外面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状况,室内教学正好弥补这个缺点。进行技术动作和常识解说时,还能充分借助黑板板书、挂图、幻灯、录像、VCD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不利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室内体育课对教学组织需要高,假如组织不好,容易使秩序混乱,影响邻近教室上课。这一点是大部分体育教师所担忧的,为此,我提出“静动作”一词,所谓的“静动作”,就是学生在做动作时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同时我也在教学内容里加入了一些规则,譬如做途中跑动作时学生的脚尖不准离地,从力量型练习转变到动作规范型练习。一些不合适全班整齐划一的跑跳类活动,会导致楼板共振,影响安全。为知道决这一问题,我除去“静动作”以外,还采取了分组进行的方法,人数少了将来就不会产生共振了。因为在室内进行身体训练,人多空间狭小,易导致室内空气污浊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维持室内的通风,在进行活动时应该注意活动量的控制和调整。假如器材使用方法不对,组织不力,需要不到位,容易损毁室内设施。教师要提升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组织活动前要强调运动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各组学生的进行状况,准时处置各种问题。
3、室内体育教学设计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了上好室内体育课,教师应认真备课,注意安全,确定好教学重点和难题,重视教学的实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以各门学科为参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室内体育教学应认真备课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无论是教学目的的设定、教程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动用还是器材的用法,都要充分考虑人多空间小这一主要矛盾。比如,初一短跑单元中第四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复习摆臂动作和学习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在室内教学设计中就应该重视动作的规范性和水平。
(二)室内体育教学应重视安全
室内体育课的安全包含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设施、公物的安全,还应注意在不影响周围班级的首要条件下展开教学,严密组织,消除隐患,打造一套室内体育课规范。
(三)室内体育教学应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题
一般来讲,教学重点是教师依据学情和教学目的确定的本堂课的重点,具备肯定的主观性。教学难题是指教程本身具备的不容易学会的部分,多为动作的衔接部分,具备肯定的客观性。我觉得室内体育课应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多进行单一动作的学和练,如跨栏跑的起跨腿动作,较少进行多部位协调配合的复杂动作的学习,如跨栏跑的过栏动作。
(四)室内体育教学应重视实效
多媒体过度用、课件制作不够简洁、大范围移动课桌椅等会占用学生较多的训练时间,使课的密度减少,影响学生体能的提高、技能的学会及相互间的交流,减少课的实效性。所以,应防止这类现象,切实提升室内体育教学的实效。
(五)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可以参考其他学科来提升学生兴趣
室内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参考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生活密切联系、寓教于乐的教学动画,即时拍摄投影动作对比等。当然,现代教育技术不可以舍弃传统的教学资源,譬如挂图、板书等。教师应联系实质,重视机会,择优参考,多采取一些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技巧,让室内课更生动和高效。
4、室外运动技能的巩固与纠错
室内课由于教学空间小,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可以同步对室外运动技能进行一些细节性的复习巩固和纠错,也可以向学生解说室外训练和生理方面的原理,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室内体育教学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既熟知又陌生,在这个范围里大家要不断吸取别人的?验,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总结和提高,为学生拥有健康身心做出应有些努力。